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

選擇過生活

五月天的《垃圾車》歌詞裡講述的是朋友之間一方
對另一方關於生活挫折的抱怨的包容;
站在受傷一方來說,有人傾聽、在倒完垃圾後
心情和思緒想必能重新獲得調整、明天再次出門
面對新的挑戰,當然心理醫生表示自己在「收完垃圾」後
有時會陷入諮詢者方的困境、變得憂鬱而無法自拔,
專業人士都表示有該方面困擾,專家建議學會處理情緒問題、
不要太常對朋友抱怨瑣事以免造成對方困擾
自然也不是沒有依據的了。

公視【爸媽冏很大】(周一~周四21:00~22:00這集
(2014/12/4)討論家中長輩習慣囤積物品的問題,
來賓當然多數表示居住空間的緊縮常讓豪宅化身為「好窄」,
長輩方則主張「養兵千日,用在一時」:
總有用得到的時候;有一派教育/腦部學家表示
「對於自己重要的東西,大腦的記憶體會擺在重要區域
」致使我們不容易遺忘,相對「次要記憶」如:
只見過一次的人、自認用不到/不感興趣的事物則如儲存
在電腦主機的「虛擬記憶體」裏一般,較容易遺忘、被刪除。
用不到的東西:傢俱、服飾、瓶瓶罐罐理該丟棄,
是否不環保、在製造垃圾/傷害地球?
也許是,然而若這樣一直長年累積
下來,一個家好像就成了另類的「資源回收場」:
不知何年何月派得上用場就是了;對於勤儉持家的上一代/
思想者或許殘酷,不過生活好像就一直在眾多事物裡抉擇不是嗎?
也許是這樣,在我們能力所及、家人能包容的範圍裡
的另一角收集牛仔褲、公仔或電玩軟體、漫畫還是高跟鞋、
衣服、雜誌可能只是在填補我們在現實裡「魚與熊掌不能兼得」
的缺憾也說不定。

待過三年的搬家公司,你若問我最害怕的搬家類型是什麼,
我會回答:住了一二十年的透天厝(附加三代同堂的那種)
;老阿嬤的瓶罐箱盒、主婦/主夫的嗜好收藏
(『有感情了,捨不得丟。』、『又沒壞,』),
於是成為清晨六點搬到午夜十二點的延長賽,
老實說,真的很累~~。
電腦、手機、MP3甚至是以前的卡式錄音帶,
廠商主打的吸睛項目通常有著:容量多少、能錄多久,
場景換到家用遊戲主機
如PS3/PS4也在高舉著「250/500G」的旗幟,
總是「數大」就是好,至於消費者/自己用不用得到
那麼多彷彿成為了次要問題了。
數位時代,照片、影片比單存的那個底片/VHS年代
更容易保存(就像CD肯定比卡匣容易收藏,)至少以體積、
佔空間與否來說,是否這成為一種循環:體積愈小、迷你,
就愈容易激起我們收藏的慾望?一種廠商和消費者之間微妙的供需。


「不要擔負著昨天的包袱去走明天的路。」有句話這麼說,
作者認為「沒有人能承受得起那麼巨大的壓力」,逝者已矣,
有些真的是沒有後悔藥,如果我們仍持續且重複著犯著某些錯誤;
電腦主機裡拉里拉雜儲存著一些或許「對自己來說有意義」的文字
或照片,開、關機開始變得愈來愈慢;大腦裡該記得或者
放下的事物則不類似PC那麼來得輕鬆,還是某個人心底深處
不易自知的執拗?
當「好與壞」、「意義」成為一種主觀之後刪除或保留,
可能不是直接訴諸公投的議題而只能自己選擇前進(或後退)的方向,
另一方面或許黃登漢老師說得沒錯:「一張兒時塗鴉」
在客觀的現實世界裡它終究難逃成為焚化爐裡的垃圾命運,
在對他人或對自己而言,保留或拋棄之間的界線相對得主觀、
寬廣許多,「惜福」或者藉著另一種面貌在人類的物質/精神世界裡
活躍著,而它會成為我們在生活上「選擇」的敵人嗎?
我想只要不影響物質/精神生活,有一方天地可以讓自己
任性而為對於生活在這充滿規則和定律的緊張世界裡的人們,
何妨寬容?


//生活在香港或日本這樣普遍「蝸居」的環境裡,
「積累物件」的習慣是否較不容易養成?
居住在臺北市是否比臺南市民更容易做出「丟棄」的決定?
以「購買食物-放到過期-丟棄」飲食議題來說,
因著經濟條件的差異-薪資收入/居住空間-是否容易形成
「臺北人很浪費」/「台南人很節儉」這樣的刻板印象?
也許以源頭管理來說,盡量不犯錯我們就不必儲存太多
關於那年的懊悔記憶;購物前三思:必要與需要和想要的差別
總能減少後來搬家取捨的問題,嗯,我想這該是一種理想的平衡狀態吧。

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

開局-成功的理論?

接觸【龍族拼圖】、【百萬亞瑟王】這類轉珠/卡片養成遊戲,
追求"好的"「首抽」似乎成為一種遊戲安裝後必須強制執行的儀式
-暫且不管「人品論」、「讀心」的成立或無稽;【WOW】、
【天堂】不可諱言在遊戲裡充斥著「封頂」-「神裝」-
全身亮晶晶後在PK或副本追求著一種
「看傷害~。」的優越感(當然也有「賣帳族」就是了,),
+9、+12與PVP就這樣流行起來,也不知道是臺灣個別地區
玩家風氣導致抑或全球趨勢使然。

『不要輸在起跑點。』成為可以決定、可以選擇的虛擬世界裡
火力全開的最佳代言人。「懶」或許只是過度沉迷後無法擺脫
的副作用,而「外掛」的誕生若說與此有關也不無可能,
然而,諷刺地在有了所謂「好的開始」之後可能下個月、
下一季甚至有可能是:下個明天,習於喜新厭舊的我們
的目光又將被另一款新遊戲所吸引、放任無數個LV3帳號
浮沉在茫茫藍藍的資訊海裡,
於是,「成功的一半」那背後的50%失敗機率從來沒有人記得過。

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

靜靜地決鬥

    江湖。
男女老幼,老弱婦孺人人各一手持傘、
一手提刀握劍;且小心,要警醒!保護好手中紙傘之餘,
行經繁華街衢、荒山野嶺時有心或無意間割破了某某人的傘......,
也許看起來很「綜藝」、旁觀有如一場戲;然而,
繫好馬後酒樓、民家、說書人;百貨公司、高樓大廈、
電視台,以這一切的一切為背景(此時下起滂沱大雨)時時刻刻、
分分秒秒裏展開一場接著一場
你死我活、成王敗寇的赤裸廝殺。

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

人間;人奸

年底大選結束,然而對於候選人-不管藍綠-
相信我們都不抱太大希望,或說信心;
在野黨就算讓你執政,你還是一味哀哀叫:
我們在立院是少數、法案推不動;當初你拿出來講
、大聲對社會大眾公布哪幾各立委在阻擋法案,
就算再怎麼深藍難道連帶也失去分辨是非的能力?
今天馬先生英九總統執政,是大黨/多數執政了,
一旦公開場合也還是拿「在野黨不理性杯葛」來搪塞
民眾質疑你「不做事」的怨言。在密室協商之下,
脫掉童真的外衣之後開始明白鄭智化當年《星星點燈》裡
『....學會騙人的謊言.... 』其實在臺灣政客心底再多的政見支票
都只是-政治話。

古代有奸臣,民主時代的貪汙、關說依然存在,
而那些中產(或說「高產」)階級,彷彿在複製、進化印度
的「種姓制度」,開始生產黑心產品、毒害佔國家
百分之九十九的下等賤民,白紙黑字寫出來GMP
依舊只是一場謊言;從鄉村到都市,由農業到工商社會,
瀕臨絕種的不只是碩果僅存的良田,其中也包含著僅記載在
《社會與倫理》和《公民與道德》那些點點滴滴、
不深入人心的冠冕堂皇「教科書式」字眼。

我仍記得;約莫小學三四年級吧,一次假日和母親到
臺中大甲鎮上採買日常用品。逛街途中瞥見路旁
眾多攤位裏的一個特別顯眼攤子,男性商人身後吊掛著
許多衣冠華麗的大型布袋戲偶,母親一時興起花了五十元
抽了隻號碼籤,我們滿心期待著攤商宣布中獎號碼,
公布後我看著手中的籤紙.....:我們中獎了耶~。
然而,我的高興時刻維持的特別地短暫:下一秒攤商忽然
對著人群中的一個成年男性說:『這位先生恭喜你中獎了。』
那我哩.....?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,沒有觀眾出來主持公道,
而我們一個稚兒、一個婦道人家自然也想不出什麼來據理力爭。
多年後男孩漸漸長大,現在我當然知道那場套好招的
「莎枯拉」的騙局,否則怎會有同時開出兩個相同號碼的荒唐結局?
如果是現在,我當然可能告到消保會、向消基會申訴,
然而當年的智識不足就讓我這樣被「奸商」狠狠地將了一軍。

兩蔣時代愛說「保密防諜」、【小心匪諜就在妳身邊】;
時至今日中國、臺灣兩國因著統戰、經濟利益,關係緩和了不少,
然而在臺灣內部卻出現讓社會大眾難以置信、心寒的
「最熟悉的敵人」;都會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只因著高聳的
RC鋼筋水泥開始冷漠、被隔離,當我們站在最靠近的距離,
心卻遠在天涯;人們開始習慣懷疑、學會說謊,「信賴」
只能以白紙黑字的契約書來彰顯,「口頭約定」已成為
遙遠的過去式;福爾摩沙的子民在政府的無能、官商勾結裡
開始真正成長;當鈔票遞出去的那一瞬間有機或者黑心,
總是讓我們忐忑不安;面對票箱和迴盪在耳際候選宣傳車
那吵死人的「保證」哀嚎,選舉和購物開始站在同一起點,
我們手中時時刻刻總握著一張用「權利」、「勞力」換來的籤紙,
帶著懷疑催眠自己、勉強自己相信:這一次,不會再遇到奸商了...
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