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

選擇過生活

五月天的《垃圾車》歌詞裡講述的是朋友之間一方
對另一方關於生活挫折的抱怨的包容;
站在受傷一方來說,有人傾聽、在倒完垃圾後
心情和思緒想必能重新獲得調整、明天再次出門
面對新的挑戰,當然心理醫生表示自己在「收完垃圾」後
有時會陷入諮詢者方的困境、變得憂鬱而無法自拔,
專業人士都表示有該方面困擾,專家建議學會處理情緒問題、
不要太常對朋友抱怨瑣事以免造成對方困擾
自然也不是沒有依據的了。

公視【爸媽冏很大】(周一~周四21:00~22:00這集
(2014/12/4)討論家中長輩習慣囤積物品的問題,
來賓當然多數表示居住空間的緊縮常讓豪宅化身為「好窄」,
長輩方則主張「養兵千日,用在一時」:
總有用得到的時候;有一派教育/腦部學家表示
「對於自己重要的東西,大腦的記憶體會擺在重要區域
」致使我們不容易遺忘,相對「次要記憶」如:
只見過一次的人、自認用不到/不感興趣的事物則如儲存
在電腦主機的「虛擬記憶體」裏一般,較容易遺忘、被刪除。
用不到的東西:傢俱、服飾、瓶瓶罐罐理該丟棄,
是否不環保、在製造垃圾/傷害地球?
也許是,然而若這樣一直長年累積
下來,一個家好像就成了另類的「資源回收場」:
不知何年何月派得上用場就是了;對於勤儉持家的上一代/
思想者或許殘酷,不過生活好像就一直在眾多事物裡抉擇不是嗎?
也許是這樣,在我們能力所及、家人能包容的範圍裡
的另一角收集牛仔褲、公仔或電玩軟體、漫畫還是高跟鞋、
衣服、雜誌可能只是在填補我們在現實裡「魚與熊掌不能兼得」
的缺憾也說不定。

待過三年的搬家公司,你若問我最害怕的搬家類型是什麼,
我會回答:住了一二十年的透天厝(附加三代同堂的那種)
;老阿嬤的瓶罐箱盒、主婦/主夫的嗜好收藏
(『有感情了,捨不得丟。』、『又沒壞,』),
於是成為清晨六點搬到午夜十二點的延長賽,
老實說,真的很累~~。
電腦、手機、MP3甚至是以前的卡式錄音帶,
廠商主打的吸睛項目通常有著:容量多少、能錄多久,
場景換到家用遊戲主機
如PS3/PS4也在高舉著「250/500G」的旗幟,
總是「數大」就是好,至於消費者/自己用不用得到
那麼多彷彿成為了次要問題了。
數位時代,照片、影片比單存的那個底片/VHS年代
更容易保存(就像CD肯定比卡匣容易收藏,)至少以體積、
佔空間與否來說,是否這成為一種循環:體積愈小、迷你,
就愈容易激起我們收藏的慾望?一種廠商和消費者之間微妙的供需。


「不要擔負著昨天的包袱去走明天的路。」有句話這麼說,
作者認為「沒有人能承受得起那麼巨大的壓力」,逝者已矣,
有些真的是沒有後悔藥,如果我們仍持續且重複著犯著某些錯誤;
電腦主機裡拉里拉雜儲存著一些或許「對自己來說有意義」的文字
或照片,開、關機開始變得愈來愈慢;大腦裡該記得或者
放下的事物則不類似PC那麼來得輕鬆,還是某個人心底深處
不易自知的執拗?
當「好與壞」、「意義」成為一種主觀之後刪除或保留,
可能不是直接訴諸公投的議題而只能自己選擇前進(或後退)的方向,
另一方面或許黃登漢老師說得沒錯:「一張兒時塗鴉」
在客觀的現實世界裡它終究難逃成為焚化爐裡的垃圾命運,
在對他人或對自己而言,保留或拋棄之間的界線相對得主觀、
寬廣許多,「惜福」或者藉著另一種面貌在人類的物質/精神世界裡
活躍著,而它會成為我們在生活上「選擇」的敵人嗎?
我想只要不影響物質/精神生活,有一方天地可以讓自己
任性而為對於生活在這充滿規則和定律的緊張世界裡的人們,
何妨寬容?


//生活在香港或日本這樣普遍「蝸居」的環境裡,
「積累物件」的習慣是否較不容易養成?
居住在臺北市是否比臺南市民更容易做出「丟棄」的決定?
以「購買食物-放到過期-丟棄」飲食議題來說,
因著經濟條件的差異-薪資收入/居住空間-是否容易形成
「臺北人很浪費」/「台南人很節儉」這樣的刻板印象?
也許以源頭管理來說,盡量不犯錯我們就不必儲存太多
關於那年的懊悔記憶;購物前三思:必要與需要和想要的差別
總能減少後來搬家取捨的問題,嗯,我想這該是一種理想的平衡狀態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