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

輾轉紅塵

談論古今中外人物,秦始皇贏政、
三國曹操、日本的織田信長這類
為達目的不擇手段、生性機智狡猾
的人物大概都會被史家冠上梟雄的評價;
「英雄」的定義相較於「梟雄」就顯得
格外主觀些:荊軻、趙雲、關羽、
真田幸村、阪本龍馬約莫就是英雄的
同義詞,至於「狗熊」.......似乎
「現實比小說更神奇」-在現今
社會俯拾即是。



黑道立委、貪污世家,「父退子襲」
選民仍一味拱其當選的荒唐場景應該
就是臺灣民主尚未成熟的最大表徵之一,
而每逢選舉之時這些家庭甚至所屬
政黨總要提出極不具說服力的脫鉤聲明:
『某某人是某某人、他兒子是他兒子,
兩者不可混為一談。』;
中國古來總是倡議「大義滅親」
「精忠報國」,自古忠孝難兩全;
在武俠小說知名作家金庸其經典
長篇之一的《倚天屠龍記》裡說得明白:
名門正派未必都是忠肝義膽、
行俠仗義之輩;《笑傲江湖》中的
魔教也並非人人都是邪魔歪道;
販夫走卒裡固然不乏殺人越貨之事,
然而撇開「以偏概全」論點,
在捍衛年終慰問金的軍公教體系裡
難道就各個奉公守法、清風兩袖?
陳水扁家族、林益世的教職母親
都是鮮明例子,世人總說「人在公門
好修行」,那麼個人想質疑的是:
當你的親屬利用職權在幹些非法
勾當時你們都睡著了嗎?
你們既然能縱容親屬貪贓枉法、
甚至自己也牽連其中,對於那些敢對
你們有所期待的「基本盤」之勇氣
個人只能說:『佩服、佩服。』





這應該不是一些名嘴在某人往生後
盡由自己所受一點恩惠出發來誇讚
其人在世之賢德:個人固然不支持
開棺戮屍,然而對於這類立論奇怪
之觀點看著看著不禁感到啼笑皆非;
這世間難道一切都非得走上「功利主義」
路子不可?似乎好像是:評斷歷史人物時
我們不就早已慣用「其功減其過」的
方式來論斷一人之功過究竟是
「萬古流芳」抑或「遺臭萬年」?
假使從這個觀點出發,惡人何來無能為善?
而善人誰能保不有失足之時?
在性善性惡的複雜習題後答案部分空白,
這也連帶使得究竟「給個機會」還是
「一槍斃了你」成了普羅大眾對
更生人的兩極看法,而我想說的是:
對於黑道份子選民你能都給他當立委了,
一份工作給更生人自立的要求應該
也沒過分到哪裡去吧?

 





從巴基斯坦內部遜尼派與什葉派的紛爭
到以巴彷彿永無止境的「生命消耗戰」,
前者是宗教歧異,後者則在歷史國仇裡
混雜著宗教紛爭;我們應該無法否認
這樣的「人類悲劇」之所以無法停止
的部分原因是「以牙還牙」的宗教觀使然,
這樣「受害者→加害人→受害者」的
冤冤相報江湖氣味間接也讓我聯想到
臺灣的死刑支持者所說的「應報」理論。
臺灣多數民眾的內心應該是五味雜陳、
交互矛盾的:我們一方面在恐龍法官輩出、
「白色恐怖」歷史陰影下極度不信任
官僚體制,然而在另一方面卻又期待
自我冤屈能循正常管道獲得伸張;
當現實體制讓我們失望,《包青天》
開始爆紅。




人心在宗教觀和官僚現況之間
百姓彷彿鐘擺在其代與失望兩者間
左右來回,誠然,這個世界比武俠更江湖。
臺灣信奉道教與佛教的民眾應該不少,
而自唐太宗李世民遊地府以降輪迴觀念在
我們的日常生活隨處可瞥見其衣衫一角,
「善有善報」、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等語諺
在在說明宗教信仰對於百姓日常生活上
價值與道德的教化和約束力。
因果報應如果要徹底探究,確實也如
人間的律令有民、刑事之分*;
在人間作惡多端者往生後將墮落地獄
經由審判處以各類刑罰後投胎轉世,
這個部分當可算是陰間的刑事責任
也可視為百姓由於對人世為富不仁者
位高權重、律法無法伸張一己之冤屈
進而轉化而成的卑微投射;既然有意識到
自己來到人間,那麼也間接證明我們非
投入惡鬼、牲畜等境地,以佛教來說
我們是獲得了「人人皆可以成佛」的彩券;
世間風風雨雨,可一帆風順者幾希?
當自身受世人詆毀、窮困交迫或
宿疾纏身時「前世造孽」就成了
我們絕佳的避風港:這可不是個人
今生的錯,一切只緣於那冥冥之中的
因果;既然是個人前世遺留下來的果報
(爛攤子),面對既成事實我們在
無奈流淚、吼天怒地後終究也只能
「心理阿Q」一下,因為好多個明天
在等著、生活總要過下去,我們
才知道前世民事今生來償。




如果刑事(地獄)、民事(來生)
這個二分法成立那麼信仰其教派的
受害者及其家屬真又能坦然接受:
這是自己前世的果報、欠他的?
終究「人性」總是承平豐年之期信仰大義,
然而一旦自身成為受害的一方屆時
不是含淚的接受又或是轉為強烈恨意,
非將對方五馬分屍、挫骨揚灰不可,
甚至是遷怒加害者之家屬,此時,
一句「不是不報,是時候未到」果真能
擺渡內心滿腔之驚濤駭浪?
顯然此時「宗教」又說服不了我們了-
只要我們是處於祂的保護傘之外。
如果說酒駕肇事者在爬進駕駛座那刻起
大腦已經完全「遺忘」車禍傷人、
刑事責任等潛在後果,那麼所謂的
「壞人」應該也是對塵世那些與人為善
之宗教嗤之以鼻的吧?
至少在其行兇那剎那。「是非人說是非事」,
倘若是茶餘飯後的八卦也罷;
當我們在塵世打滾了一陣子
之後總該瞭解:對於個人價值的清晰
與模糊、天地不仁或天地有情都不是
眨眼歷史過客的我們所能片面論斷的
(何況,至今能存在的「歷史」也
都是有心人保留下來的,)
「當一天和尚,敲一天的鐘」,
或許最後我們祈求的只是安安靜靜地
走下塔樓、自在坐下,聽那一輩子的鐘聲。




*而我們也不該忘了一點:
「一切宗教都是由人所創,
宗教也因為有人類(信徒)的信仰
才具備了存在的價值。」,
如此在各教派的賞罰教條裡
有著人民價值之依託與現實社會
司法體制的影子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